?? 華為IPD產生的背景
1997年,隨著主打產品萬門機的捷報頻傳,華為銷售額已經超過40億,多條產品的研發陸續上馬。然而,一片欣欣向榮的表面下,卻是暗流涌動:
??簡單粗放的市場需求管理,往往在沒有弄清弄全客戶需求的情況下,倉促進入開發環節,導致最后發到客戶現場的設備退回一改再改;
??“學生兵”出身的研發人員技術情結嚴重,追求性能最強最好,開發出了很多客戶一輩子用不到的功能,但卻忽視了設備的可制造性、可維護性、可測試性、可靠性、EMC等特性,經常出現售后人員頻繁打“飛的”去客戶現場更換損壞部件的情形,前端的一次疏漏,后面需要十倍百倍的努力來補救!IBM顧問一針見血的指出:華為沒有時間把事情一次做好,卻總是有時間事后一做再做!
??沒有成本概念,器件選型就選最好的,不考慮商業化和實用化;
??缺少完整有效的研發質量管理組織和管理機制,特別是產品驗證不充分、把關不嚴格,前端質量遺留問題較多,經常由研發人員把客戶運行設備當成“實驗室”調試,造成客戶斷網投訴;
??前期開發時缺少營銷和供應鏈等角色的參與,各部門往往是“串行等待”工作,而且有時互相扯皮,造成交付延遲;
??由于缺乏前瞻、有效的產品規劃,有時出現開發即將完成時發現“選錯了方向”;
??……
?? 華為陷入產品開發“虛假繁榮的泥潭”,如何才能從泥坑中爬出來?
任正非一直在思考:如何讓華為的紅旗能長久打下去?如何解決研發困局,真正實現以市場驅動研發的機制,做到以客戶為中心,讓客戶滿意?
一句話:研發要解決“如何做正確的事”和“如何正確的做事”。
??做正確的事:進行市場管理(MM),準確把握和管理好客戶真正需求(RM),進而指導產品規劃和開發。
??正確的做事:明確產品開發的階段、流程和活動,打造鐵打的“營盤”;異步開發的重量級“跨職能團隊,減少無謂等待和互相推諉;清晰的技術評審點和決策評審點,減少各種風險。
???華為對研發困局的解決之道—IPD研發管理框架
來源:中大咨詢整理制作
?? 實施IPD給企業帶來的好處
??產品上市周期(TTM)縮短30-50%以上
??產品質量提高40%以上
??產品市場成功率提升30-60%以上
??構建市場導向的、團隊化、流程化運行機制
??打造一支職業化的、一流的研發人才隊伍
??建立一個強大的產品平臺/技術平臺
?? 華為實施IPD前后的對比
來源:中大咨詢整理制作
???我們能提供全方位的IPD流程和管理體系
??以客戶為中心的客戶需求管理(IPD-RM)
??基于客戶需求的市場規劃體系(IPD-MM)
??跨部門協同的集成產品開發流程(小IPD)
??技術管理體系:技術規劃和技術共享(IPD-TPP/TPD)
??質量問題閉環管理體系(IPD-QMS)